本网站非重庆公租房管理局官网,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准确的信息请以重庆公租房信息网(gzf.zfcxjw.cq.gov.cn)为准。
第43次摇号结果已入库,敬请查询!

为中低收入人群修建的家,名叫公租房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24日 00:14 人气: 0人参与
2011-12-21   重庆日报
文/本报记者 项菲菲 实习生 邓晞
12月18日,罗丽和肖体洋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在民心家园公租房新家楼下散步。 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2009年的冬天,重庆提出了一个温暖的、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决定:在“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遏制”的住房调控思路下,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修建一个新家,名叫公租房。   这个决定,正如市委书记薄熙来所说:“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不求经济指标长得最快,但求老百姓生活改善最明显;不求高楼大厦盖得最多,但求老百姓过得最幸福。”
  两年过去了,在全国首开公租房建设先河的重庆,已经领跑全国,今年的公租房建设量、开工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夹心层”住房问题得解决,城市保障性住房实现全覆盖
  当重庆在2009年进入“外环时代”后,这个巨大的区域中,有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学毕业生、外来工作人员、新就业人群等“夹心层”。随着房价上涨,这部分人群因为收入有限“望房兴叹”。
  “如果单靠政府或者市场配置的单轨制,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政府应当搞好房地产调控的同时,保持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并加快建设一定规模的保障房。”市国土房管局负责人说。经过调研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建设市场加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实施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住房、供应等调控思路。把公租房建设列入我市的“十大民生之首”。
  该负责人解释说,重庆的公租房是指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提供优惠租赁价格,由国有企业持有产权,面向在本市就业的无住房人员或住房困难家庭租赁的房屋,重点解决“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问题。同时,公租房与原有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农民工公寓5种保障方式,形成“1+5”保障性住房体系,达到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全覆盖”。
  “重庆公租房主要有三大特点。”该负责人一一细数,首先是低成本的建设:公共租赁房由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承建,其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享有税费优惠政策。其次是入住低门槛:凡年满18周岁,有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本市无住房或住房面积低于城市住房保障标准,都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不受户籍限制,租赁期最长为5年,“这让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引进的专业人才和外地来渝工作人员都能够安居乐业。”最后是公租房的租金较低而且稳定,“租金相当于同类商品房出租价格的60%。”
  不仅如此,公租房周围还配套建有学校、医院、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诸多公共服务设施和场地,小区门口也会设置公交车站、轨道交通车站等交通设施,让承租户入住后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全市公租房开工建设量达到1425万平方米、约21.92万套,提前完成了住建部下达我市的年度目标任务,也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三年计划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目标的68%。
  融资模式新突破,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今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我市签署协议,前者将以信托产品形式,为我市提供45亿元贷款,专项用于公租房建设。该笔贷款也是全国社保基金迄今为止单笔放款最多的一个保障房项目。签约仪式上,市长黄奇帆感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重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保障房融资体系,同时,重庆公租房建设融资模式也有了新突破。
  在此之前,我市为了给公租房建设融资,已经取得了不小成绩。
  去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中国银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发文,确定我市为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
  根据相关规定,试点城市可尝试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建设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同时,六部委还批准了6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申请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项目。目前,获得贷款的项目分别为:鸳鸯组团民心佳园8亿元、大竹林组团康庄美地5亿元、华岩组团民安华福2亿元、蔡家组团两江名居15亿元。眼下,这些资金已经一一到位。
  另一方面,通过市地产集团等“八大投”的运作、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我市拥有“第三财政”。它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作为公租房的建设本金。
  与此同时,国企作为公租房的业主,把租金用来支付银行利息。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内部“消化”巨额的建设本金,即利用企业内部的利润冲抵建设资金的欠账。
  降低门槛,调整四项申请政策
  为了让更多的“夹心层”住上公租房,今年6月,我市在现有的相关条例基础上,对公租房的申请政策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门槛。
  第一项调整是结合统计局发布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我市的房价,放宽了保障对象的收入限制标准。
  第二个调整是对申请人的户型标准进行了微调。以前,公租房是按面积配租,调整之后变为按照户型来算。调整后,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下可以申请单间配套或一室一厅,三个人及三个人以下的可以申请两室一厅,四个人以上的就可以提出三室一厅的申请需求。
  第三个调整是简化了申请人需提交的证明材料。在政策设计的最初,入住公租房的人需要有稳定工作,并须提交三种材料来证明:一是劳动合同或者就业证明;二是社保缴纳证明;三是公积金证明。经过一段时间运行,有申请人反映去各个部门开证明很麻烦,市政府经过研究,认为三种证明只要交一种,就足以说明在重庆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同时,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自由职业者没上社保,现在只要补上了也可得到承认。
  第四个调整是把新进机关三年以内的公务员,纳入了申请范围。
  惠及民众近30万人,公租房开启新生活
  政策放得更宽,入住的人就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4次摇号配租公租房共8.2万户,加上工业园区和远郊区县分配数量,全市公租房分配量已达11万套,直接惠及民众近30万人。
  除了有精挑细选的物管公司来打整小区环境、并为承租户提供专业服务外,承租户还能享受到哪些服务?
  今年8月5日的晚上,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内热闹非凡。原来,小区里的市民学校开学了!第一课便是青年志愿者向小区居民宣传安全文明知识。
  宽阔的广场上挤满了人,老人、小孩、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问题,并积极参加消防灭火演练。活动现场还播放了视频,向大家介绍了家庭用电、用气、用水以及消防等安全知识。随后,社区居民还看了一场露天电影。
  此后,学校每星期都如约开课,每节课的内容也各有不同,比如夏季保健讲座、老年保健讲座、消夏广场舞会、盛夏音乐会、家居艺术之折花培训、中秋送温暖等等。
  “公租房小区,在这个集合了各类人群的新型社区里,如何协调邻里关系、规范居民行为、化解内部矛盾,成为社会管理的新课题。”市公租房管理局负责人坦陈,由于小区里每个承租户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都不尽相同,需要经历新人际关系的重塑和磨合,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如何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是决定这一“民心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
  “要实现公租房社区的融合、稳定,需要实现居民心理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和市民素质的整体提升。这就要做好物业管理、房屋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更需要集合党政、民间、居民的力量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该负责人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民学校应运而生,它是实现社会融合的润滑剂和推动力并被寄予厚望。“而且,在团市委的协助下,以后每个公租房小区都会配备一所市民学校。”

   专家评价
   重庆市的公租房建设模式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它为我们重新定位在解决人民住房需求方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这种模式完全能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陈伟
  重庆的公租房制度触及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是对城市住房制度完善的重大探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
  在整体规划中,重庆将公租房住户与商品房住户完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享小区环境和专业物业公司的管理,均衡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会造成不同收入人群的心理落差,不会形成新的城市“贫民窟”。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
  我市公租房建设,可以用8个字来评价:公,即公租房姓“公”,不姓“私”;高,就是推进效率高;广,就是覆盖范围广;全,即规划设施齐全;和,即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低,即租金低;活,公租房既可租住,5年后还可购买自住;大,即修建规模大。
  ———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李严昌

   公租房大事记
   ○2009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公租房”这一概念。
  ○2010年2月28日,我市首个公租房小区———北部新区鸳鸯组团“民心佳园”小区开工。
  ○2010年7月1日,《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施行。
  ○2010年7月29日,重庆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挂牌成立。
  ○2010年12月2日,重庆市公共租赁房信息网上线运行。
  ○2011年2月11日,《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施行。
  ○2011年2月12日,我市公租房首度开始接受申请。
  ○2011年3月2日,公租房首次摇号配租举行,成功配租15281套公租房。
  ○2011年4月16日,我市首批公租房开始接房。
  ○2011年7月6日,新版的重庆市公租房信息网上线运行。

   受益者说
   公租房给了我归属感,我要在重庆长久扎根
   27岁的胡耀辉是湖北人,来重庆5年多后,他决定在这里长久地“扎根”,“因为公租房让我在重庆有了归属感,我不想走了。”
  2006年,他和妻子来渝找工作,并在江北区大石坝安了家,以150元的月租价格租下了一间小小的房子,“这是我在重庆的第一个‘家’。”
  有一天,房东突然通知他:要涨房租。涨价之后,房租是以前的好几倍,无奈之下,他和妻子只好另觅新家。没多久,他的同事提出愿意和他合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人每月只付300元。原本以为这次可以住长久一些,可不到一年,同事临时退租,“两室一厅我和妻子两个人住太奢侈,只好再搬。”
  2009年,他的妻子怀孕了,胡耀辉肩上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很快,他们住进了第三个“家”。“条件比以前租的房子都要差,不过关键是便宜。”胡耀辉回忆,那间位于大石坝三村的单间配套只有20平方米,月租400元,位于一栋年代久远的筒子楼中。每层楼10户人家共用一间厨房和厕所。“每天早上我和妻子都要起很早,就是为了上厕所不排太久的队。”在那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胡耀辉的女儿出生了。一天天长大的女儿长期生活在光线不足的屋子里,更没有地方玩耍。
  今年2月12日,公租房正式接受申请。那天一大早,胡耀辉怀揣着满心希望去递交了申请书,希望能为家人申请到一间二室一厅的公租房。
  一个多月后,胡耀辉成功配租到了康庄美地的公租房!9月,他及家人住进了位于北部新区大竹林片区的康庄美地,朝中庭的客厅望出去是小区里浓郁的树木,光线充足,“晚上就带女儿去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滑滑梯、坐跷跷板,一家人再在楼下的健身步道上散散步、聊聊天。等孩子再大点,小区附近幼儿园、小学都有。”


喜欢 ()
or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请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或者搜索公众号“微享重庆”,关注即可享受重庆公租房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