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非重庆公租房管理局官网,内容来自于网络,仅供参考。准确的信息请以重庆公租房信息网(gzf.zfcxjw.cq.gov.cn)为准。
第43次摇号结果已入库,敬请查询!

重庆房价为何没有暴涨?公租房建设“自我造血”功劳大

 更新时间:2017年02月11日 20:57 人气: 0人参与
摘要 重庆一早就认识到建设完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性,重庆实现了公租房建设的自我造血,从而减轻地方政府在公租房建设上的财政包袱。

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重庆累积保障性住房供地面积超过了3900万平米,保障房供地面积已达到住宅供地面积的10%左右,变相增加了重庆区域的住宅供应规模。若按照人均20平左右的标准计算,重庆累计保障房供应满足了约200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而且重庆的公租房保障对象较广,不受户籍限制,入住门槛较低,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引进专业人才和外地来渝工作人员都可申请公租房的居住,这就使该人群的刚需大大得到满足,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了一定挤出效应,使商品房市场难升温。

2015年公租房配租数量

(单位:万套/年)

来源:北京、上海、深圳市住建局、广州住房保障办、重庆市公共租赁房信息网

重庆的保障性住房供应充足,从总量上看,一直远高于北上广深,结合相关人口数据来看,还大致可以算出其所供应的公租房的覆盖率(公租房配租数量/潜在住房需求人数),该数据能一定程度上看出该地区公租房缓解了多少居民的住房需求。

2015年部分地区常住人口

(单位:万人)

来源:地方政府网站

若将25-44岁人口大致视为潜在的住房需求主力,结合地区的常住人口和该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可算出该年龄段的人口总数,(据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的统计数据估算,2015年北上广深和重庆25-44岁人口占其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分别约为28%、34%、39%、47%、11%),又大致估计其中约有20%的中低收入人口需通过租赁公租房以满足刚需,则2015年北上广深的公租房覆盖率(公租房配租数量/潜在住房需求人数)分别为1.74%、0.18%、1.14%、1.51%,而重庆这一数据达到了11%,平均是北上广深的7倍,从这一角度来看,更高的公租房覆盖率缓解了更多的潜在住房需求,如此平衡的供需使重庆房价愈趋于平稳。

事实上,重庆一早就认识到建设完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性,重庆在国家还没有明确的公租房方面的政策规定前就已提出,要形成“5+1”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即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农民工公寓等五种保障方式相叠加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目标是一使30%左右的城市人口通过保障性住房实现“住有所居”,二是成为政府调控房价的“稳定器”、调控房市供求的“缓冲器”,推动建立起“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城市住房供给体系,即一方面由市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供应系统,满足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口、应届毕业生、贫困市民等人群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由市场行为主导中高端房地产市场的商品房供应,同时从房产税、贷款政策等方面对高档住房的需求加以遏制,从而间接调控高端住房的消费和供应,通过分层调控,做到市场供需平衡、价格稳定。这也就是一直为人称道的重庆率先提出的“市场配置+住房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

大量的公租房建设也会使当地政府面临资金压力,但重庆采用的“1+3”投融资模式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从2010年起,重庆便制定计划,要在三年内建设公租房4000万平方米,其中大概需要1000亿元资金,这笔资金将通过“1+3”的投融资模式实现筹集,“1”即财政投入300亿元,这300亿元资金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央补助;二是每年新发生的土地出让金拿出一部分,包括房产税;三是政府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另外,700亿元融资则主要可以通过“3”个渠道:银行贷款、保险公司融资、社保基金融资。融资的成本则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解决:一是每年收取住房租金可平衡贷款利息;二是承租3-5年后,出售部分公租房的有限产权,可回收约400亿元的资金;三是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建商业配套,通过赚取买卖差价预计可回笼资金约300亿元,这三个来源就可以平衡700亿元的本金和产生的利息。通过这一模式重庆实现了公租房建设的自我造血,从而减轻地方政府在公租房建设上的财政包袱。

喜欢 ()
or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请用微信扫描此二维码,或者搜索公众号“微享重庆”,关注即可享受重庆公租房更多服务。